激光離我們并不遙遠 (2004-11-29)
發(fā)布時間:2007-12-04
作者:
來源:
瀏覽:1139
美麗的夜空射來幾道彩光,這就是最簡單的激光束。
“一部大百科全書,能刻在一個小小的盤上,這就是激光儲存?!蔽覈鴳梦锢砼c強激光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在此間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提起激光技術,很多人并不了解,甚至有被灼傷等恐懼感。其實,激光唱機、水幕電影、激光音樂、激光整形美容、激光照排等早已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在新的國家中長期規(guī)劃的戰(zhàn)略高技術中就有激光發(fā)展?!彼Mㄟ^本報呼吁,讓公眾有更多地理解、關注與支持。
“全固態(tài)激光的應用,已深入到國防、科研、信息、工業(yè)加工、醫(yī)療、生命科學、能源、通信、娛樂、日常生活等多方面領域。其中,在國防及工業(yè)的應用是已有這些領域的主要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姚建銓教授這樣向我介紹。正是在姚建銓、杜祥琬、范滇元、周壽桓、陳創(chuàng)天、姜文漢等9位院士的倡議下,我國物理學界、電子學界和光學界共同關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承辦,11月20日至23日,這一領域的專家聚集四川綿陽,研討、交流全固態(tài)激光的技術與應用。姚建銓、杜祥琬兩院士還親任會議主席。
杜祥琬院士告訴記者,我國全固態(tài)激光技術研究最初差距并不大,世界第一臺激光器1960年問世,1961年我們有了自己的激光器。20世紀80年代底90年代初,我們又有了長足的發(fā)展。主要在工業(yè)加工和軍事應用上?,F(xiàn)在,國際激光技術與應用,特別是在國防應用上競爭激烈,我們只能說有些有了一席之地,對于一些領先技術來說我們還有差距,還要奮起直追。
作為我國激光與非線性光學專家,姚建銓院士告訴記者,全固態(tài)激光器具備高效率、高光束質量、體積小、重量輕等固有優(yōu)點,國內外也已經取得重要的進展,但它還有很多科學問題、機理問題、技術問題、材料問題、工程及應用配套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高功率、高能量的輸出與其光束質量之間的矛盾,這將是今后長時間影響及困擾我們科研的主要問題。無論是國防應用,還是工業(yè)加工,激光技術發(fā)展都是時不我待。這次“搭臺”,為從事全固態(tài)激光技術的科研人員加強交流、進行專題探討,架起溝通和交流的橋梁,也為今后進一步開展學術交流、科研合作,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
“我注意到,這次交流,國內各個主要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產業(yè)公司,全固態(tài)激光技術與應用第一流的專家都來了。如此廣泛、深入、高水平的交流,在國內還是第一次。這對這一領域的發(fā)展,將會起到極其大的推進作用。”杜祥琬院士如是說。據(jù)悉,參加此次會議的有來自中科院、中國電子集團、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40多家單位代表、15家參展單位近200人。
杜院士介紹說:“我們有很好的科研單位,像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應用電子學研究所,專門從事激光總體技術研究、激光物理研究、半導體激光與固體激光器研究、自由電子激光技術研究、高功率微波總體技術研究、高功率脈沖技術研究、微波效應與應用技術研究,是集工程研究、試驗、生產為一體的科研實體,已推出了一批很有價值的科研成果?!?
“我國激光技術科研人員以中青年人為主,占70%以上。他們精力充沛,專業(yè)水平高,能擔大梁。因此,在激光技術與應用上,突破領域,不斷創(chuàng)新,我們大有希望。我們不但要在高科技國防上有所應用,還要實現(xiàn)產學研相結合,逐步建立產值達數(shù)十億元的大型激光企業(yè)為龍頭企業(yè),以帶動我國激光企業(yè)的發(fā)展。”姚建銓院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