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與問題16類似,我們或廠家如果對更大的人群樣本和更寬的環(huán)境條件下獲得統(tǒng)計修正關系,能夠解決這類基于額溫測量的體溫統(tǒng)計估計不準的問題嗎?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盡管改善人的樣本組的選取、環(huán)境條件的測量或控制、額溫和體溫測量水平等,可以改善各樣本在不同條件下的統(tǒng)計估計值的可靠水平。但是,這只能讓兩組或多組規(guī)模和分布相似人群在相似條件范圍下的測量的統(tǒng)計結果更接近。
對個體測量而言,所得統(tǒng)計關系在被測人員差異和測量條件差異上的適用性越廣(越通用),將意味著,各種特定測量條件下的個體統(tǒng)計偏差將會越大。因此,通用的統(tǒng)計修正值解決不了個體體溫估計的準確度問題。
27 利用飛速發(fā)展的人工智能和大數(shù)據(jù),這類基于統(tǒng)計規(guī)律的技術,能改善目前的體溫篩查準確水平嗎?
利用大數(shù)據(jù)和人工智能,例如,如能獲知以前每個被測者個體在足夠相似條件下的近乎本人修正值用于體溫估計,不僅能顯著改善體溫估計結果,也能根據(jù)每個人明顯不同的正常體溫來判斷發(fā)燒程度。但這在原理上就不同于目前所用的無視個體和條件差異的體溫統(tǒng)計估計方法了。
28 為什么有些型號的額溫計的校準結果對測量距離很敏感,或者用不同黑體輻射源得到明顯不同的校準校準?
額溫計的熱輻射探測器多采用反射導光管等簡單的輻射接收光路。其輻射測量的接收角通常很大。校準時接收輻射不僅來自于黑體空腔底部,也有很大比例來自于接近空腔口的側壁。常見的圓柱-圓錐空腔接近腔口側壁的有效發(fā)射率會顯著下降。因此,額溫計的測量結果通常對測量距離敏感。
以典型型號額溫計的測量距離為1-3cm為例。在1cm處,示值最高,示值對測量距離的敏感程度也最低,瞄準的測量重復性最好。
瞄準黑體空腔比瞄準平面輻射源時對測量距離的敏感程度更強。瞄準黑體空腔時,測量距離為額溫計最前端到黑體腔口平面的具體。黑體腔(涂黑漆的部分)平面通常相對于外殼是凹進去的。此時,不要將外殼視為黑體腔口位置。否則,因?qū)嶋H測量距離更大,測量示值可能顯著降低。
29 存在問題28所述現(xiàn)象時如何解決?
采用不同黑體輻射源,可能因計算測量距離的方法不合理,或輻射源腔口附近側壁的有效發(fā)射率降低程度不同,導致校準結果有顯著差異。查找原因時,
1)額溫計瞄準黑體輻射源時,應使額溫計正對黑體輻射源腔底中心。應注意有些額溫計的熱輻射測量光路的光軸與由額溫計外形感知的測量方向有偏差。測量時應盡量讓測量光軸瞄向黑體腔底部中心。
2)應檢查采用的測量距離定義是否為黑體腔口到額溫計最前端之間的距離。
3)以正確方法瞄準后,不同輻射源的校準結果仍存在顯著差異的,應懷疑所用黑體輻射源的性能,設法進行進一步核查。
30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發(fā)布的“體溫篩檢用紅外額溫計準確度臨時核查方法”的核查原理和特點是什么?
針對紅外額溫計在新型肺炎防空中應用數(shù)量極大,品種繁雜,使用者對其測量準確程度存在很大疑問。而基層計量部門大多不具備符合紅外額溫計校準要求的計量標準器——黑體輻射源,也不了解校準所必需的額溫計校準模式進入方法,使得在用額溫計的測量準確度難以核查。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發(fā)布的該臨時核查方法,采用接觸式體溫計作為標準,通過一組合適的人員比較組對比接觸式體溫計和額溫計測得的體溫示值,如果體溫示值誤差在±0.5℃以內(nèi),則認為該額溫計對體溫的統(tǒng)計估計值準確。其特點是,不需要紅外輻射測量的計量標準器,而采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的玻璃體溫計或電子體溫計作為標準器;對額溫計體溫示值的核查方法,避免了基層計量部門無法進入被核查額溫計的校準模式的困難,無需對核查人員做專門培訓;也便于普通人員參照使用。
31 如何在網(wǎng)上查看臨時核查方法的更新版本?
“體溫篩檢用紅外額溫計準確度臨時核查方法”及補充文件的最新更新版本可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網(wǎng)頁https://www.nim.ac.cn/的“通知”下“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對體溫篩檢用紅外額溫計準確度臨時核查方法的建議”中查看和下載,也可在鏈接https://www.nim.ac.cn/node/1333中直接查看和下載。
32 臨時核查方法所確定的體溫誤差能判定額溫計合格與否嗎?
臨時核查方法所確定的體溫誤差,只是在新型肺炎這類疫情防控期間臨時用于其體溫篩檢應用的準確性核查,不作為判定額溫計是否符合其技術指標的依據(jù)。
額溫計的測量準確度或最大允許誤差不是對限定上述體溫誤差的技術指標,而是對校準模式測量示值誤差(可理解為對黑體溫度或被測物體的有效亮度溫度的測量示值誤差)的要求。JJF1007-2003《測量人體溫度的紅外溫度計校準規(guī)范》將額溫計校準模式下4次測量的示值誤差平均值作為校準結果,可用于校準模式值的修正。獲得型式批準的額溫計,用戶需要做合格判斷時,如果按校準規(guī)范獲得的每個校準溫度下的4個單次測量示值誤差都符合要求,則判為合格,否則不合格。
額溫計的校準模式測量值與體溫模式示值的關系,可參看問題10、問題11、問題23和問題24。
33 臨時核查方法中的所需的10~6名體溫正常人員如何隨機選擇,需要根據(jù)體溫計測量結果確定的嗎?
這里的體溫指腋下溫度。腋下溫度略低于體內(nèi)溫度,可作為體溫的近似。體溫正常人員按各自的感覺確定,而不是體溫計測量的體溫符合正常人體溫統(tǒng)計平均值的人員。因為不發(fā)燒的正常人之間的體溫也會有約2度的差異,對于一個個體,是否發(fā)燒是以本人正常健康狀態(tài)的體溫或感覺相比較的。隨機選擇并不意味著隨意選擇,而是被選人的類別分布均衡或匹配,例如考慮被選人員年齡和性別等分布。從應用角度看,接近平時被篩檢人員的類別分布更為合理。如果被篩檢對象基本上都是小學生,則初選人員多數(shù)為小學生是合理的,在此基礎上考慮不同年齡和性別等因素。
34 臨時核查方法中比較組的作用是什么?
在臨時核查方法中,比較組起著體溫到額溫的轉換標準作用,以此比較接觸式體溫計示值和額溫計測量額溫給出的體溫估計值,獲得額溫計體溫估計值的體溫誤差。
35 臨時核查方法為什么要從初選出的約10人中確定2人的比較組?
每個人的正常體溫不同,體溫與額溫之差也不同,而且這種個體偏差的分散性很大,個體偏差的標準偏差約為1度。作為體溫到額溫轉換標準的比較組,其體溫與額溫的偏差應接近被測人群的統(tǒng)計估計值,否則會影響采用臨時核查方法確定額溫計體溫誤差的可靠水平。
選擇一組有普遍代表性人員,取組內(nèi)每人體溫偏差的中位值,可去除體溫偏差特殊人員的影響,使比較組的體溫偏差接近被測人群總體的統(tǒng)計中位值。
欄目導航
內(nèi)容推薦
更多>2022-09-13
2020-11-20
2020-03-17
2020-03-06
2020-02-29
2020-02-26
2020-02-17